中药行情手机报(2018.02.01)

文章来源:药材盈原创
作者:药材盈

21 星期四 农历腊月十六

 

【导读】

*中药材主产区价格走势

*黄芩后市行情将如何?

*白芥子低迷山萸肉走畅

*泽泻产大于销是主因

*本月低迷品种行情概况

*全蝎是否掺假的识别方法

*中药行情手机报订购方式

第三帧

【中药材主产区价格走势】

(备注:单位:元/kg;报价仅供参考)

-------

*甘肃省

品名 规格 价格 产地 走势

锁阳 选货44-45甘肃

当归 中条36-40甘肃

当归 小条33-36甘肃

当归 大条40-45甘肃

当归 统片46-50甘肃

党参 小条39-43甘肃

党参 中条45-56甘肃

党参 大条60-70甘肃

黄芪 毛芪10-14.5甘肃

黄芪 毛二条7.5-9甘肃

黄芪 净二条9.5-11甘肃

 

*安徽省

茯苓 统丁23-24安徽

柴葛根 统货8.5-9安徽

瓜蒌皮 统货5-5.5安徽

太子参 大统84-85安徽

太子参 中统72-76安徽

太子参 小统65-68安徽

天麻 优统128-130安徽

野菊花 统货38-40安徽

野菊花 颗粒58-60安徽

石菖蒲 统货40-41安徽

 

*四川省

泽泻 统货11-12四川

陈皮 统货11-12四川

桔梗 带皮15-16四川

川芎 统个16.3-16.5四川

杜仲 未刮皮11.5-12四川

桑白皮 半刮皮14-15四川

大通草 统货238-240四川

大通草 选货278-280四川

第四帧

【品种分析】

黄芩后市行情如何?

------

黄芩有清热燥湿,凉血安胎,解毒功效。产于河北、辽宁、陕西、山东、内蒙古、黑龙江等地。

 

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,其中扬子江药厂用其制造蓝芩口服液需求用量较大;因其抗菌消炎、清热解毒功效突出,各类成药产品开发广泛,成为中药治疗急症的得力品种之一。

 

由于地域的不同,各地黄芩在质量上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。山西黄芩是市面上流通最主要的黄芩,含量达标,价格适中;内蒙古黄芩属于生长年限较长的野生黄芩,含量高,价格也高,但资源十分有限;山东黄芩含量要高于山西黄芩,价格也要高于山西黄芩,但产量低。

 

其野生与家种均有,目前市场大多以家种流通为主;目前家种产区主要分布在甘肃、陕西、山西及山东等地;山东产区的货源多被为鲜货时加工提取,流入市场的干货极少;陕西产区的货源由于含量高、达标,多被药厂采购;甘肃货加工饮片居多;野生黄芩产于四川、内蒙等地区,野生资源基本枯竭,全靠家种补充。黄芩是中药材大宗品种,以前黄芩商品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,用量很大,但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,野生货源以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,人们逐渐转变成发展家种模式来取代野生资源的高度依赖;近两年虽规模不断扩大,产量也有所增加。

 

黄芩主要是人工种植,资源也呈逐年减少的趋势,栽种的农户在减少。时而人气较旺,黄芩似乎从来就没缺少过人气,虽然行情近几年没有多大变化,黄芩仍是很多人愿意投资的品种。和很多中药材一样,库存仍是制约其行情上扬的主要因素。市场上需求量也不断增加。目前黄芩的应用,越来越被国内外所重视,大有开发利用前途,生产潜力很大,总之需求在不断的增加,但是库存货源也多被真正消化。

第五帧

【热点点评】

白芥子低迷山萸肉走畅

------

低迷:白芥子走动不见好转,行情不温不火,价格徘徊不前,目前市场四川货13元左右;进口货11-12元。该品库存尚丰,加之国外来货时常冲击,预计低迷之势短期内难以改观。

 

振荡:山萸肉近几天走动有所好转,行情稳中有升,目前市场新统货多要价45元左右;陈货40元左右;质量稍差点的35元左右。该品虽然有大户参与,但由于库存量尚丰,将阻碍价格上升步伐,后市行情如何变化,要取决于开春后的挂果情况,预计短期内难有大的变化。

第六帧

【品种分析】

泽泻产大于销是主因

------

由于2017年初泽泻新货上市后行情不断上涨,7-8月泽泻下种时行情较高,农户种植积极性高,主产区和副产区都有不同程度增产。

 

川泽泻目前需求量在6500-7000吨。从天地网历史数据看,川泽泻2014年产量在一万吨左右,剩余三千吨左右。2015年产量在7000吨上下。2016年和2017年产量都在6000吨左右。2017年消耗了大部分库存。但该品生长周期短,恢复快,高价刺激,扩种。今年预计彭山及周边产区产量在5000吨左右,夹江及周边产区扩种明显,产量在3500-4000吨,五通桥产区2017年产量在200吨左右,今年可挖量也比较大,今年预计产量在800-900吨。加上零星新产区,预计总产量再次突破一万。

 

四川宜宾县李场镇,看泽泻行情好,今年也有试种,种植面积有几十亩,鲜货产量在20吨左右。种植量不大,也是代表了扩种的现象。

 

目前的产量和价格走势都和2014年极其相似,目前各产区泽泻成本在8.2-9.2之间不等。若真是周期轮回,那么10元的价格还不算到底。

第七帧

【低迷品种观察】

本月低迷品种行情概况

------

甘遂—该品过去几年持续多年高价,而且在300元上下运行一年有余,受高价刺激药农大面积发展种植,导致生产过剩,2017年产新后价格飞流直下,目前产地统货多要价35元,货源多滞留在种植户手中,预计低迷行情仍会持续。

 

白术—随着货源进入实际笑话通道,行情一直萎靡不振,有商看不到涨价的希望积极寻找销路,价格较产新时小幅震荡回落,一般统货售价23-24元,预计的短期内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。

 

郁金—目前产新仍在继续,产地鲜货售价2元左右,干品因干度质量不等售价11-12元。虽然有不少商家视低价买货,但由于货源充足,预计短期内价格反弹压力较大。

 

泽泻—虽然产新以来不断有商在产地买货,但货源充足,难挡价格下滑趋势,近日四川产地因干度不等售价9.5-10.5元左右,预计短期内价格难有大的波动。

 

火麻仁—虽然近两年价格不高,但药农种植积极性不减。因供应货源充足,价格持续低迷不前,目前市场带壳统货售价5-5.5元,去壳售价16元左右,预计短期内低迷行情难以改变。

第八帧

【经验分享】

全蝎是否掺假的识别方法

------

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,具有息风镇痉、攻毒散结、通络止痛的功效,是一味常用的名贵中药。在市场价格不断升高的情况下,掺假情况越发严重,常见有以下情况:

 

水分超标:全蝎应为干燥体。《中国药典》明确规定:饮片水分通常不得超过13%。也就是说,全蝎的水分控制在13%以内是合格的。水分过高是目前最常见的掺假方式。用手挤压蝎子腹部,有的甚至可以挤出水来。

 

盐分增重:全蝎在加工过程中置沸水或沸盐水中,煮至全身僵硬,捞出,置通风处,阴干。加盐水煮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腐败、虫蛀。在调剂使用时应除去杂质,洗净盐分,干燥。也就是说,全蝎使用时应是干燥、洁净、无盐的。现在市场调剂使用的全蝎大多是盐水蝎,表面有盐霜,严重者整体附有盐的颗粒,严重者盐分占其重量的1/31/2左右。

 

腹内充异物增重:正常水煮的全蝎干燥后,腹背塌陷、抽沟、干瘪。重量轻。腹部充斥食物或异物的,腹部饱满、腹背向外凸起,质量重。

 

染色:正常干燥后的全蝎应头胸、背呈绿褐色,后腹部呈棕黄色。染色全蝎呈黄绿色,色泽鲜艳,不自然。

以上仅为手机报部分内容,查看最新完整中药行情信息,移动用户编辑ZYHQSJB(大小写均可)发送到10658000订阅,每月5元,每天一期。更多精彩内容,请扫描下方二维码:


编辑:冯娟敏   发布日期:02-08